上海地铁“穿越女”
在地铁车厢中敷面膜的女子
“猫女郎”穿暴露装地铁中用淘宝体宣传
【核心提示】地铁网络,是国内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动脉,也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,每天服务着数以百万计的客流。近期地铁网络上,频遭“怪客”造访,有年轻女子公然“宽衣解带”,有“古装”姑娘设摊“穿越”,有网站销售在车厢里免费赠衣……
雷人营销“入侵”地铁
8月23日早晨,7人携带近100件衣服登上上海地铁,并突然在车厢内悬挂、赠送衣服,整个营销活动持续约50分钟。瞄准了客流巨大的地铁进行的营销事件远不止这一起,近期发生在地铁的“怪客作秀”,更让人大跌眼镜。
前不久,更为“雷人”的地铁“作秀”在网上传播。上海地铁某出入口通道惊现“穿越女”,一袭乌黑长发,一身粉红色露脐古装的女子斜倚在地上,并在地上铺开一张“大字报”:“奴家本是清源村人士,无故穿越于此,身无长物,求盘缠回乡,来日报恩。”
地铁“雷人”事件不仅出现在上海,北京、广州、成都等一些已经拥有地铁的城市都有这方面的报道,有些是打着公益宣传的旗号进行奇特“表演”,有的则是赤裸裸“作秀”博得眼球。
“秀场”出格表演令人厌
实际上,大多利用地铁等人流密集的公共交通设施进行的“作秀”活动,往往背后有着商业目的,有的推销商品,有的营销品牌,有的炒作自己。但基本“套路”接近,都是利用地铁极高的关注度,通过突破常规的举动或者装扮,甚至用“行为艺术”来吸引眼球,再利用网络传播的力量,进一步进行放大炒作,达到被关注的目的。
而且,这种地铁另类“作秀”和营销,也越来越大胆和露骨,早在2007年,上海地铁上就有人打扮成奥特曼,后来戴长颈鹿头套、手提公文包的地铁“鹿人”图片就在网上流传;还有打扮成“木乃伊”的“怪客”在地铁里吓人……
但这样的地铁“秀”,似乎并不受欢迎。经常乘坐地铁上下班的公务员杜先生说,地铁是公共交通设施,在地铁里进行商业营销活动让人感觉不舒服,而且那些“穿越女求包养”的策划,简直低俗至极,让人难以接受。
模糊地带谁来管
当下,中国城市已经逐步进入了地铁时代,全国47个城市已经或准备建设地铁线路将超过300条,而北京、上海等城市,地铁网络日均客流量已超过600万人次,在地铁高速发展,改变城市“时速”的同时,地铁由于其特殊的密闭运营环境,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。
有些行为,确实难以界定和管理,比如奇装异服、COSPLAY或者“行为艺术”等,虽然有些也涉及商业营销,但不是直接销售,有模糊地带,确实带来管理难题。而且对地铁秩序和安全的威胁很大。社会学家顾晓鸣指出,通过怪异行为、奇装异服、独特表演招徕关注的情况并非仅在地铁,但必须对于特定公共空间的行为进行立法规范,并进行分级管理,譬如航空器就应该定为最高级别,对着装也应有要求,而地铁这样人流密集的密闭公共空间,也应该设定为较高级别,杜绝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行为。